9月2日西方美术史课程第12节《洛可可艺术》

更新:2018-09-02 07:51:34

西方美术史课程共18节课,每周日晚8:00上课。

53418_s0ie_3719.jpg


42561_vf9k_5242.jpg


42562_zkrc_6654.jpg

这节课我们围绕一句话来讲-法国大革命前的宫廷艺术主流,崇尚富贵、华丽、繁复的装饰风。

53445_sgxg_8811.jpg

路易十四的统治, 使巴洛克艺术在法国达到极盛,但也同时由盛而衰。巴洛克的富丽堂皇似乎也到了强弩之末,变成略带感伤萎靡的逸乐之美。路易十四时代强调一种声势的壮大,甚至是虚张声势的矫饰与夸耀。 

他的孙子路易十五即位,似乎活在祖父的阴影下,连享乐主义的玩乐也变成萎靡的无力感伤。
美术史上常以“洛可可”称呼这一时代。建筑的格局变小,许多在巴黎城中的贵族宅邸,或近郊供打猎休憩用的精致别墅,以灰泥饰金为天花壁饰, 精巧繁复, 却失去了巴洛克时代的壮大之气。 

49655_hlgz_7755.jpg

小丑/华托//约公元 /布面油彩/184cm×149cm 1718年巴黎卢浮宫

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是华托。他原是宫廷戏剧的布景师,为宫廷贵族的休闲逸乐生活安排场景。他熟悉宫廷豢养的乐师、舞蹈和戏剧表演工作者,甚至是以插科打诨娱乐贵族的
丑角。
这些宫廷优伶具有特殊身份, .仿佛粉饰着太平,博取贵族欢心,但又往往流露出不可解的孤独或忧愁心事。华托为生活在贵族宫廷中的“寄生者”留下了极动人的肖像。
巴洛克开疆拓土的丰功伟业已过,洛可可艺术在法国大革命将来临前似乎预告着贵族们最后的贪欢。
华托有许多为宫廷装饰的壁画,以古希腊女神的肉体为主题,色彩明亮俗艳, 耽溺于逸乐。 

49674_jryj_9665.jpg

裸女/布歇/布面油彩/59cm × 73cm/公元1752年/慕尼黑埃特美术馆

而把洛可可的淫欲逸乐之美表现得最典型的应该是布歇。
当时法国已占领北非、西亚许多地区为殖民地,伊斯兰异文化的传说、宫闱艳情的故事,充斥于法国当时的通俗文学中,夸饰着异国风情,也借传说中的东方宫闱满足着西方男性的情欲幻想。
绘画上也流行着宫女主题,主要是幻想中的东方后宫妃嫔,以声色侍奉男子,裸体张腿趴在斜榻上,一些东方的丝绸珠宝饰品,在一种虚幻的异国情调中夸显着女性的情欲。
布歇画了不少这一类题材,笔触技法细腻,色彩明快,情感具有煽动性,是典型的洛可可风。
这一类绘画满足着当时宫廷的贵族,满足着他们养尊处优的享乐奢华生活,满足着他们对情欲贪得无厌的追求。 

49735_krnn_9023.jpg

水瓮/夏尔丹/木板油彩/38cm×45cm/公元1733-1740年/斯德哥尔摩国家画廊

但是,在知识阶层,一种新的美学思潮正在酝酿。伏尔泰、卢梭等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家,提出自然律的信仰, 提出人生而平等,提出人性的崇离,鄙际感宫无节制的放纵淫乐。
以编《百科金书》著名的哲学家狄德罗大力抨击布歇的绘画,认为这样的画家室有技巧,却无崇高思想,使艺术沦为满足贵族低劣品味的色情之作。布歇被认为是只知描写女性丰乳肥臀的品味低级的画家。来自思想界的意见第一次对艺术作品发言,,美学方向的争议也因启蒙运动直接影响了艺术创作的走向。
洛可可风是法国大革命前的宫廷艺术主流,崇尚富贵、华丽、繁复的装饰风。 

49805_yt6h_8249.jpg

配膳桌/夏尔丹/布面油彩/ 38cm ×46cm /公元1756年/法国卡尔卡松美术馆

但启蒙运动崛起,思想家以文字,戏剧抨击教会的腐败,抨击贵族的贪婪与淫暴,使美学产生了自觉与反省的力量。和洛可可艺术同时,画家夏尔丹就发展出了全然不同于洛可可风尚的画风。他以平民生活为主题,描写地窖工坊里辛勤工作的仆人,以冷静的笔法书写他们劳动的生活,使人想起17世纪西班牙的写实平民传统。那些装水的木桶,那些等待清洗的陶瓮,陶罐,都呈现了生活朴素真实的一面,的确和布歇画中丰乳肥臀的女性是天壤之别。
夏尔丹也把视点转向厨房,画一些柴米油盐的主题-一片腌肉,一瓶橄榄油,一些装糖的罐子,都凸显了平民生活的真实性。
时代等待着旋乾转坤,等待着天翻地覆。
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,结束了巴洛克、洛可可的宫廷艺术传统。
“君权神授”的主流被启蒙运动的“天赋人权”取代。
“自由、平等、博爱”的口号响彻云霄。
大革命引发艺术家去思考新的艺术方向。在价值转换的年
代,美学的判断与选择变得更具意义。艺术创作者和民众,双方都在经历更多的挑战。 


想了解更多课程就在“百花百家”服务号,请您长按二维码关注即可。

13299_qxbq_1562.jpg

举报 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
leo
写了 141038 字,被 106 人关注
平等分享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