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方美术史课程共18节课,每周日晚8:00上课。
第三节:希腊
希腊——为人类找到了“美”的起点,希腊艺术提供的人体的自由,健康,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美学启示。
埃及东北方,横亘于爱琴海南域的克里特岛,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,形成了“米诺斯文化” 。无论是陶制艺术、宫殿建筑形式、石雕, 以及青铜铸造艺术,都有颇为成熟的表现风格。
克里特岛以北,通过星罗棋布在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,在希腊半岛上,则产生了另一支被称为“迈锡尼文化”的艺术形式。
这两种艺术是以后被称为希腊艺术的主要源流。因此,我们在进入典型的希腊艺术之前,不妨先对这两种艺术有一点概略的了解。
女蛇神/釉陶/高27.9cm /约公元前1540年 /伊拉克利翁博物馆
米诺斯 米诺斯艺术近邻埃及,在风格上颇为不同。从人像雕塑来看,一件制作于公元前1540年左右的《女蛇神》像,有27.9厘米高,是从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王宫的遗址中出土的。这件以彩绘装饰的陶塑人像,造型上没有埃及人像那种拘谨的纪律感,她双手自由伸展,身着华丽的长裙,袒露出前胸的乳房。以艺术形式来看,她身上的线条不再追求埃及的严肃性与秩序性,却倾向于比较活泼轻松的表现,她面部的表情也因此流露出一种天真喜悦的感觉。
狮门/砾石/高约290cm/约公元前1520年/迈锡尼
迈锡尼 许多考古资料显示,希腊半岛上的艺术形式,有许多源于南方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化。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北端的迈锡尼发现的《狮门》,是最常被提到的一件作品。
《狮门》大约是公元前1520年的建筑,原来是一座神殿的门。四周以巨石砌成高墙,门的部分以三块长形巨石构成,两根直立的门柱,上面横跨一根门楣。门楣上以一块完整的三角形巨石压住,有建筑结构上的功能。三角形的巨石上雕刻着两只大约 304厘米高的狮子,面对面站立,护卫着中央一根笔直的石柱。
迈锡尼艺术虽然源于米诺斯,但是不久,随着半岛上的生态不同、城邦政治的逐渐成形,史诗叙述能力高度提升,在运动中培养了对人体美的歌颂,尤其是形成了比较自由与解放的个人意识。这些,都使美丽的爱琴海畔孕育出西方历史中最璀璨的希腊美术。
米洛青年像/大理石/高195cm/约公元前550年/雅典国立博物馆
美丽的人体 许多古老的文明,都以人体作为艺术表达的主题。在埃及,我们看到一尊一尊的人像:或者是法老王,象征着帝王的权力、威严;或者是天上的神祇,表达着对人的庇佑,表达着他们超自然的能力, 也表达着他们永恒不朽的崇高。
人的身体,在不同的地区,在不同的历史阶段,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。如果是帝王的、伟人的身体,它被赋予的意义是政治的、权力的;如果是神的身体,它被赋予的意义是宗教的;如果是母亲的身体,它被赋予的意义,可能是伦理的、道德的。
我们希望自己的身体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体呢?
把目光转向希腊,我们发现一尊向我们走来的人像:非常从容、自在,脸上带着和缓的微笑,胸部的肌肉似乎还随着呼吸起伏;他完全赤裸,仿佛没有任何服装比这身体更完美;他自信、健康、愉悦,从两千五百年前的希腊, 向我们一步一步走来。
大约公元前6世纪中叶,希腊产生了这种美术史上典型的青年像,希腊人称他们为"Kouros" ,意指十八岁至二十岁发育完美的青年。
希腊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规模不大的城市国家,雅典、斯巴达、科林斯 它们彼此是独立的。在小小的城邦,人口约一万,有民主选举,人们可以自由表达意见。哲学的思辨使他们睿智聪慧,热爱知识的追求;另一方面,他们热衷于竞技,发展出全世界最早的“运动会”观念,城邦与城邦竞赛也往往透过运动竞技。在运动中,他们找到了身体的节奏,发现了骨骼、关节、肌肉的各种可能性;他们在奔跑、跳跃、角力、掷丢运动中,找到了自己身体的各种极限。
他们的每一寸肌肉都是经过锻炼的——这样的身体,使他们自豪。诗人开始赞美歌颂;画家在作品中努力表现这种完美的身体;雕刻家则选择了纯白的、质地柔软细腻的大理石,雕刻出一尊尊完美的人体。
这些人体,今天收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,被复制成成千上万的石膏像,被西方或东方的美术家学习临摹。他们是人类身体之美的最早起点。
年轻乐师/陶杯内部/约公元前525年/巴黎卢浮宫 系鞋带的女子/陶罐勾绘局部/约公元前520年/巴黎卢浮宫
在希腊人创作的许多彩绘陶瓶上,我们看到了无所不在的人体。绑系鞋带的女子,右膝弯曲,双手系着左脚凉鞋的鞋带,作者用优美的细线,在黑底的陶罐上勾绘出这样健康而且富于动态的人体。
另一件收藏在巴黎卢浮宫的陶杯,内部彩绘了一个斜躺在靠床上,正在悠闲弹奏弦琴的年轻乐师。他头上戴着桂叶编的头冠,下身围着白色的布袍,袍角有韵律地起伏,一端长长地垂在地上。这似乎是柏拉图《飨宴篇》描述的刚刚在诗的朗诵会上得到桂冠的年轻诗人,正在庆祝的宴会上为宾客弹唱美丽的诗句呢!
希腊人放弃了埃及艺术中坚硬、沉重的花岗岩与石灰石,他们的雕刻大部分选择比较纯净柔和的大理石,不再把人体结构成严肃的几何形。越到后期,希腊的人像艺术越多自由动作的细致刻画,也不太追求尺寸太过巨大的人像。他们的人像雕刻大部分近于真人比例,或比真人略小,使人觉得亲切,仿佛是在观看我们自身。
奥赛尔女像/石灰石/高65.5cm/约公元前571年/巴黎卢浮官
其实早期的希腊雕像还可以看到类似埃及的拘谨,一件公元前571年左右的女子像,身体的部分还有些僵直,左手紧贴在大腿侧,双脚平直站立,她常常被用来作为希腊“古风时期”艺术的代表。她和埃及人像的不同是很细微的,例如:胸部有了比较写实的表现,右手也开始有了一点点动作的欲望。
希腊的人像艺术,在这样的基础上,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,在公元前470年左右,发展到了巅峰,一般称为 “古典时期”。
驾战车者/青铜/高155cm/约公元前480-前475年/希腊德尔斐博物馆
“古典时期”早期的作品,有两件青铜人像是非常杰出的。这两件作品都和运动有关。
一件是《驾战车者》。这件作品创作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480一前475年之间,现存于希腊的德尔斐博物馆。
这件青铜人像表现一个驾着战车的青年男子,身着长袍,衣纹非常柔美流动,下身的皱褶自然起伏,使整个人像产生一种尊贵的感觉。人像右手拉着马车缰绳,马车已经佚失了。
这件人像原来是表现竞技中马车比赛得胜者的英姿。
人像头上戴了桂冠,神态镇定尊贵地出场,接受众人欢呼。整体以青铜铸造,眼瞳的部分则嵌进彩色的玉石,使整个人像古典高雅。
宙斯/青铜/高186cm /约公元前460-前450年/雅典国家博物馆
另一件古典时期的青铜人像,一般称为《宙斯》 ,现藏于雅典国家博物馆。
这件男人全裸的人像,瑟发、长胡须,左手前伸向远方,右手向后,似乎握着一支矛,正要向前投掷;两腿张开,右脚后跟微微离开地面,正在配合右手投掷的动作。全身在一种专注的凝视中,显得端正华贵,每一处肌肉都似乎焕发出了光彩。
这件作品是不是表现希腊神话中万神之神的宙斯,并没有一定的说法,有人认为也可能是海神波塞冬,手上原来应该拿着三叉戟。
我们不必计较他应当是宙斯还是海神,基本上,这件从海底找到的青铜人像,以比真人更大的比例,表达出了希腊人在运动竞技中对人体的卓越观察。希腊人的诸神,来自人世间完美的人体,这样的人体,经过体能最好的锻炼,经过美丽的文学和哲学思辨的熏陶,他,站在历史的巅峰,向全世界宣布:我来了!
掷铁饼者(罗马时代摹制品) /大理石/高173cm /原作创作于约公元前450年/罗马国家博物馆
黄金时代 在希腊古典艺术的黄金时代,人体的表现有了更大的自由,来自于体能竞技的经验,主导出艺术创造上审美的更新。
大约在公元前450年,米隆的青铜原作《掷铁饼者》,代表了古典时期黄金时代的来临。可惜这件原作佚失了,但我们却还可以借着一件罗马时代复制的大理石仿作,了解这作品的精彩之处。
这件作品表现一名男子在竞技场上投掷铁饼。他身体向前倾侧,两膝弯曲,身体重心放在右脚上, 左手向下并且向右轻轻摆荡旋转,以平衡右手向上荡的力量。这个身体,每一部分都在一种准确的力的观察中,蓄势待发,使我们几乎要屏息凝神,静静等待那铁饼迅如流星飞掷出去的一刹那……
希腊人使我们知道,人的身体有这么多的可能;人的身体,可以如此尊贵完美;人的身体,在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时,才有了美的可能。
帕提侬神庙/公元前447-前438年/雅典 帕提侬神庙(平面图)/A圣坛B后殿C圣坛前柱廊D后殿外柱廊E雅典娜神像
希腊的人像雕刻也寻找到人体在运动中“力”的平衡与和谐。希腊艺术黄金时代的巅峰,常常以雅典的帕提侬神庙为代表。
这座神庙原来是雅典城邦用来祀奉雅典娜女神的。神殿四周以朴素典雅的石柱环绕,正面八根石柱,支撑起三角形的山墙,侧面是十七根石柱,形成一个长方形的空间,却用柱子的排列构成优美的秩序。每一根石柱都像一尊站立的人的身体,石柱上的直线刻纹,就像人体长袍垂下的衣褶。
监制帕提侬神庙雕刻的艺术家是菲狄亚斯。这些雕塑原来镶饰在建筑的内壁或山墙上, 18世纪前后,西欧人热爱希腊艺术,许多最好的雕刻都被抢走,现在集中在英国、法国、德国的博物馆中。
拉奥孔/大理石/高240cm /公元前2世纪末叶/梵蒂冈博物馆
希腊人伟大的史诗与戏剧,触探了人类最深的内心世界——恐惧、不安、对死亡的焦虑、对灾难的抵抗。也许因为这样,所以产生了像《拉奥孔》这样伟大的雕刻杰作——父子三人,被押惩罚,人体纠缠在巨蛇之间。人性的悲壮,感人至深。(梵蒂冈博物馆(The Vatican Museum)位于罗马市中心的天主教国家梵蒂冈,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的博物馆。以天花板壁画“雅典学园”(The School of Athens)驰誉于世。 拉斐尔在25岁左右的作品,四幅主画为:“圣体的争论”、“雅典学园”、“三大德性”和“帕纳索斯山”)
希腊的艺术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,逐渐从古典时期的崇高庄严,转而追求更多样的表现。雕刻家普拉克西特列斯,常常刻意传达少年的美,比古典时期更多对美的眷恋与自觉,表现的技巧也更精致细腻。但他的原作也大多佚失了。罗马时代的人很热爱他的作品,因此留下不少复制品,使我们可以了解他特别柔美的风格。
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西讨,希腊艺术扩散到西欧、亚洲、北非各地,连印度的雕刻也受到希腊风格的影响,甚至传至中国及东南亚各地。被称为“大希腊化时期”的艺术阶段,正是希腊总结出的艺术成就向各地扩散,又和各种当地本土艺术结合的时期。
米洛的维纳斯/大理石/高202cm/约公元前150-前125年/巴黎卢浮宫
现存于卢浮宫的《米洛的维纳斯》,被发现时已经断失了双臂;但是她仍然以不朽的安静与淡淡的微笑,印证着希腊美术史,上最令人怀念的光辉一页。
不只是西方美术有太多应该感谢希腊人的地方,全世界的美术都受到希腊人的启发。他们为人类找到了“美”的起点——美是从个人的身体开始的;肉体的美,精神的美,并不分离对立。一个健康自信的身体,就应该是一个崇高的精神、自信的生命的开始。在许多以迂腐的道德压抑身体、以庸俗的禁忌捆绑身体的社会中,希腊艺术提供的人体的自由、健康,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美学启示罢。
想了解更多课程就在“百花百家”服务号,请您长按二维码关注即可。